成語(Idiom):錯落高下
發音(Pronunciation):cuò luò gāo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排列或分布的位置或順序錯綜復雜、錯落有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錯落高下形容事物的排列或分布錯綜復雜,有層次感,但整體又有一定的秩序和美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景物的布局、人物的站立姿勢或行為舉止的優雅和有序,也可以用來形容文章或作品的結構和布局有層次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錯落之勢”一詞,意為事物排列錯綜復雜的樣子。后來,人們將其引申為“錯落高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形容詞“錯落”和動詞短語“高下”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花園的景色錯落高下,美不勝收。
2. 他的舞姿錯落高下,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錯落高下”比喻為一座錯綜復雜的高山,山上的樹木錯落有致,形成了美麗的景色。通過想象和聯想,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錯落高下相關的成語,如“錯落有致”、“錯綜復雜”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幅畫的顏色錯落高下,非常漂亮。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舞蹈動作錯落高下,給人一種神秘感。
3. 高中生(16-18歲):這篇文章的結構錯落高下,給人一種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