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yú zhī jiàn ㄧ ㄧㄩˊ ㄓㄧ ㄐㄧㄢˋ一隅之見(一隅之見)
片面的見解。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見,認定以為道止如此。” 清 載澤 《奏請宣布立憲密摺》:“若守一隅之見,為拘攣之語,不為國家建萬年久長之祚,而為 滿 人謀一身一家之私,則亦不權輕重,不審大小之甚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 啟翁 !你說,這不是一隅之見么?”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隅之見
成語(Idiom):一隅之見
發(fā)音(Pronunciation):yī yú zhī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只見局部而不見全貌,只有片面的認識或看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隅之見是指只從一個角度或一個小范圍的觀察或認識,不能全面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質。它強調了解問題應該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進行思考,不能僅僅憑借個人的片面觀點就做出判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只憑自己的主觀意見或片面的認識就妄下結論的人,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要避免只看到問題的一面而忽略其他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漢朝有一位名叫司馬相如的大臣,他在為劉邦寫文章時,用了“一隅之見”的比喻,來批評那些只從片面、狹隘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人。這個比喻后來被人們廣泛使用,并成為了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一隅”,表示一個角落、一小部分;修飾部分是“之見”,表示觀察、認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你不能只憑一隅之見就下結論,要多方面考慮。
2. 這個問題很復雜,不能只從一隅之見來判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隅之見”與“片面、狹隘的觀點”聯(lián)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一個小角落,只能看到一小部分,無法全面了解事物的真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目光短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等,來擴展對片面認識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能只看到作業(yè)的一部分,要從整體上理解題目。
2. 初中生:我要避免只聽一個人的意見,要多聽聽其他人的看法,避免一隅之見。
3. 高中生:在寫作文時,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避免只從一個角度出發(fā),產(chǎn)生一隅之見。
4. 大學生:在進行研究時,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避免只憑一隅之見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