嚙鏃
成語(Idiom):嚙鏃(niè zú)
發音(Pronunciation):niè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奸詐狡猾、心機深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嚙鏃是由“嚙”和“鏃”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嚙”指的是啃咬或咬斷,“鏃”指的是箭頭上的尖銳部分。結合在一起,成語嚙鏃形容一個人心機深沉,善于用詭計和伎倆達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嚙鏃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思深沉、善于算計和陰謀詭計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那些表面上友好,實際上心機深沉的人,或者那些善于使用手段達到自己目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嚙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與劉邦在楚漢戰爭中爭奪天下。項羽雖然勇猛無比,但卻心機深沉,善于算計。在戰爭中,他曾經使用過各種手段來破壞劉邦的計劃,最終導致劉邦失敗。因此,人們用“嚙鏃”形容那些心機深沉、善于算計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嚙鏃屬于四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嚙鏃手段讓他成功地擊敗了競爭對手。
2. 這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友好,但實際上他心機很深,是個嚙鏃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嚙鏃”的發音和字形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尖銳的箭頭啃咬著別人,表示他心機深沉,善于算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嚙鏃相關的成語,如“嚙臂之交”、“嚙血為盟”等,可以幫助拓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嚙鏃手段讓他在比賽中取得了勝利。
2. 初中生:這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友好,但實際上他心機很深,是個嚙鏃之輩。
3. 高中生:他用嚙鏃的手段成功地擊敗了競爭對手,獲得了這個職位。
4. 大學生:在商場上,要注意那些嚙鏃之人,他們可能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