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觚斲雕
成語(Idiom):破觚斲雕
發音(Pronunciation):pò gū zhuó d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寶貴的器物毀壞或破壞,形容浪費或糟蹋珍貴資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破觚,古代的一種酒器,斲雕,指用刀刻雕。破觚斲雕形容對珍貴的物品進行毀壞或破壞,也可比喻對寶貴的資源浪費或糟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珍貴的資源、機會、時間等浪費或糟蹋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破觚斲雕”出自《后漢書·楊震傳》:“楊震以貞觚斲雕,太祖曰:‘君之心可觀也。’”故事中的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得到一只非常珍貴的觚(古代的一種酒器),本來可以珍藏起來,但他卻用刀刻雕在上面,毀壞了這只寶貴的觚。太祖劉秀看到后贊嘆他的心胸寬廣。從此,破觚斲雕成語就用來形容對寶貴的物品進行毀壞或破壞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把那幅名畫破觚斲雕,真是太可惜了。
2. 不要破觚斲雕,珍惜現在的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破觚斲雕”與“浪費寶貴資源”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只珍貴的觚,卻用刀刻雕在上面,毀壞了它,從而形成對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浪費資源相關的成語,如“鐵杵成針”、“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不小心把玩具車破觚斲雕了,媽媽很生氣。
2.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節約用紙,不能破觚斲雕。
3. 初中生:別把時間破觚斲雕,要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的時間。
4. 高中生:我們應該珍惜自然資源,不要破觚斲雕。
5. 大學生:大家要懂得珍惜機會,不要破觚斲雕。
6. 成人:公司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避免破觚斲雕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