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纛
成語(Idiom):皂纛(zào dàng)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d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清廉正直,不受貪污腐化的作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皂纛是由“皂”和“纛”兩個字組成,皂指黑色,纛指帝王所用的大旗。皂纛原指帝王的大旗是黑色的,象征著君主清廉正直,不受貪污腐化的作風。后來,皂纛引申為指官員廉潔自律,不受貪污腐化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官員廉潔自律,不受貪污腐化的作風。也可用于形容個人品德高尚,不為外界誘惑所動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皂纛最早出現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其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古代秦朝有個官員叫呂不韋,他在任職期間一直廉潔自律,不受貪污腐化的影響。有一天,呂不韋的朋友送給他一匹黑色的緞子,他將這塊緞子做成了一面大旗,掛在官署門前,以示自己的廉潔和正直。后來,人們通過這面黑色的大旗來形容官員清廉自律,不受貪污腐化的作風,便有了成語“皂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皂纛之風,沒有受到任何貪污腐化的誘惑。
2. 這位官員以皂纛自居,受到了人們的一致贊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皂纛”與“正直廉潔”這幾個關鍵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可以想象一個官員掛著一面黑色的大旗,象征著他的正直和廉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員的廉政文化,以及現代社會對廉政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正直廉潔的人,就像皂纛一樣。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皂纛官員,為人民服務。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向那些皂纛官員學習,保持自己的清廉正直。
4. 大學生:官員應該以皂纛為目標,為社會帶來正義和公平。
5. 成年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皂纛之風為榜樣,守住自己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