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孽
成語(Idiom):寇孽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n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盜賊和惡人,也泛指壞人、惡劣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寇孽由兩個詞組成,寇和孽。寇指盜賊、強盜,孽指罪孽、惡行。寇孽合在一起,表示壞人、惡劣的行為。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罪惡行徑,也可以指代壞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寇孽一詞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做壞事的人或者壞事情。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描述,也可以用于文學作品、新聞報道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寇孽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形容秦始皇的暴虐行為。后來,這個詞逐漸被用來指代壞人、惡劣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寇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了太多的寇孽,最終遭到了應有的懲罰。
2. 這個城市的治安越來越差,寇孽橫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寇孽”聯想為“寇賊做惡事”。通過聯想,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寇孽,還有許多與壞人、惡劣行為相關的成語,比如“惡人先告狀”、“作惡多端”等。可以通過學習這些成語,擴展對于壞人、惡劣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那個小偷真是個寇孽,偷了我的零食。
2. 初中生(14歲):這個欺負同學的人真是個寇孽,應該受到嚴懲。
3. 高中生(17歲):他的寇孽行徑被曝光后,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