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
基本解釋
◎ 中山 Zhōngshān
(1) [Zhongshan] 周代諸侯國名。今河北正定縣東北,戰國時為趙武炅王所滅
兼……趙、 宋、 衛、 中山之眾。—— 漢· 賈誼《過秦論》
(2) 又
非尊于…中山之君。
英文翻譯
1.middle mountains
詳細解釋
(1).中等的山。《周禮·地官·序官》:“山虞,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中山:下士六人。”
(2).山中。《荀子·富國》:“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雖為之 逢蒙 視……由將不足以免。”
(3).古國名, 春秋 末年 鮮虞 人所建,在今 河北省 定縣 、 唐縣 一帶,后為 趙 所滅。參閱 清 全祖望 《經史問答》卷八。
(4).《周禮·天官·酒正》“三曰清酒” 漢 鄭玄 注:“清酒,今 中山 冬釀接夏而成。”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五:“ 劉元石 於 中山 酒家酤酒,酒家與千日酒飲之,忘言其節度。歸至家大醉,不醒數日,而家人不知,以為死也,具棺殮葬之。酒家計千日滿,乃憶 元石 前來酤酒,醉當醒矣。往視之,云:‘ 元石 亡來三年,已葬。’於是開棺,醉始醒。”后因以“中山”作為美酒的代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平原侯植》:“中山不知醉,飲德方覺飽。” 唐 駱賓王 《詠云酒》:“無復中山賞,空吟 吳會 篇。”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陵乙》:“ 金陵 賣酒人某乙,每釀成,投水而置毒焉,即善飲者,不過數盞,便醉如泥。以此得‘中山’之名,富致巨金。”
(5).中山狼的省稱。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完忠》:“不思報再造之洪恩,轉欲肆中山之反噬。”
(6).指 明 初著名將領 徐達 。 徐 死后封 中山王 。 章炳麟 《征信論》:“其武略雖不逮 明祖 ,視 中山 、 開開 猶近。”
成語(Idiom):中山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中山指的是中央和山脈,比喻權力的中心,也可以表示地位崇高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山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地名,山脈常常被視為地勢的中心,因此中山也被用來形容權力的中心。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擔任重要職位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地位崇高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山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政府的中央權力,或者指代擔任重要職位的人。它可以用于正式場合,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山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周書·文王之政》中,用來形容地勢的中心。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形容權力的中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山是一個形容詞,可以直接修飾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的中山,決策權都掌握在他手里。
2. 作為國家的中山,他承擔著重大的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中山”這個成語與中央的概念聯系起來,想象中央權力就像是一座山一樣高大崇高。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權力和地位相關的成語,如“龍潭虎穴”、“金字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中山,她決定我們的課程安排。
2. 初中生:校長是學校的中山,他負責管理整個學校。
3. 高中生:總統是國家的中山,他領導著整個國家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