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告
基本解釋
(1). 漢 代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員依例給以在官休假的待遇,謂之予告。告,休假?!?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馮野王傳》:“今有司以為予告得歸,賜告不得,是一律兩科,失省刑之意?!薄?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亭長,常告歸之田” 裴骃 集解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 漢 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賜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當得者也?!?br>(2).后代凡大臣因病、老準予休假或退休的都叫予告。 宋 楊萬里 《二月二十四日雨中泛舟賦詩》:“君王予告作寒食,來看 孤山 海棠色?!薄睹魇贰の脑穫魅だ钆数垺罚骸癌z 攀龍 ﹞念母思歸,遂謝病。故事,外官謝病不再起,吏部重其才,用 何景明 例,特予告歸。予告者,例得再起?!薄肚鍟洹だ舨俊せ鼊浊謇羲尽罚骸胺补倌昀细嫘菡撸瑒t令致仕。大臣予告者,或加銜、或食俸,皆出特恩,以示優異焉。”《花月痕》第三回:“原來 漱玉 家中有一座園亭,是太傅予告之后,頤養之地?!?/p>
成語(Idiom):予告(yǔ gào)
發音(Pronunciation):yǔ g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事先告知,提前通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予告是指在事情發生之前告知、通知。它強調了提前告知的重要性,可以讓人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做準備或采取相應的措施。予告也可以理解為提前預示,讓人們能夠有所準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予告常常用于強調事先通知、提前告知的重要性??梢杂糜诟鞣N場景,包括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例如,在工作中,提前告知同事或上級領導某項重要任務的進展情況;在學習中,提前通知同學們某次考試的時間和考試內容;在生活中,提前告知家人朋友某個活動的時間和地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予告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故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曾經親自寫信給劉邦,告知他打算攻打關中并且請劉邦做好準備。這個故事成為了予告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予告的結構是“予”和“告”兩個字,其中,“予”是動詞,表示給予、告知的意思,“告”是動詞,表示告知、通知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出差之前,請務必予告我們你的行程安排。
2.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請在離開前予告我們一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予告這個成語拆分為兩個部分記憶。其中,“予”可以理解為給予、提供的意思,而“告”可以理解為告知、通知的意思。通過將這兩個意思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予告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予告相關的成語,例如“未雨綢繆”、“事先準備”等。這些成語都強調了預先做好準備和提前通知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在考試之前予告我們考試的時間和內容。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讓家長能夠安排好時間,學校提前予告了家長會的時間和地點。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提前予告了學生們下周的考試安排,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來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