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屨
成語(Idiom):繩屨(shéng jué)
發音(Pronunciation):shéng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不顧一切地追求權勢和財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繩屨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繩指的是繩索,屨指的是鞋子。繩屨的寓意是指人們為了追求權勢和財富,不擇手段,不顧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甚至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繩屨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地追求權力和財富。可以用在描述政治斗爭、商業競爭或者個人追求權勢和財富的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繩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下》一書中。故事中,孟子對公孫丑說:“夫繩屨者,非所以縛足也,所以縛心也。”意思是繩屨并不是用來綁腳的,而是用來綁住人的內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繩屨這個成語的含義是追求權勢和財富,其實是一種對內心的束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繩屨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權勢和財富,不擇手段,真是繩屨之人。
2. 這個政治家為了爭取更多的選票,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真是繩屨之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繩屨這個成語與繩子和鞋子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用繩子把自己的心綁住,然后穿上一雙鞋子,象征著他為了追求權勢和財富不擇手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權勢和財富相關的成語,例如“權謀”、“金錢至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得到班級的班長職位,不擇手段,真是繩屨之人。
2. 初中生:這個商人為了賺更多的錢,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真是繩屨之徒。
3. 高中生:這位政治家為了爭取選民的支持,不擇手段,真是繩屨之人。
4. 大學生:他為了追求名利,不擇手段地追逐權勢和財富,真是繩屨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