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兼
基本解釋
合并;并吞?!?a href="/r_ci_36e92222c889262004935d5f5fd945e0/" target="_blank">墨子·非攻下》:“今天下之諸侯,將猶多皆免功伐并兼,則是有譽義之名,而不察其實也?!薄?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蘇秦列傳》:“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 江左 造創,豪族并兼。” 清 吳偉業 《茸城行》:“非為仇家告并兼,即稱盜賊通囊槖?!?br>兼并;吞并。 明 張敬修 《太師張文忠公行實》:“貧民不至獨困,豪民不能併兼?!薄稏|周列國志》第二二回:“ 公子申 果堪主社稷,即當扶立為君,以脩鄰好,不然,便可併兼其地?!?清 林則徐 《清釐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豈忍縱豪右之併兼,而致良農之坐困?!?/p>
成語(Idiom):并兼(bìng jiān)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同時具備兩種或多種能力、品質或職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并兼是由“并”和“兼”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并”表示同時,表示兩種或多種事物在同一時間或地點共存;“兼”表示兼具,指同時具備多種能力、品質或職責。因此,并兼表示一個人或一件事物同時具備兩種或多種能力、品質或職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并兼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物具備多種能力、品質或職責的情況。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我們常常需要并兼的能力來應對各種不同的情況和任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并兼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十四年》。故事中,襄公問魯國的賢人子產:“子之行也,孰與子慕?”子產回答道:“吾聞之,君子并日月,俱天下?!边@里的“并日月”就是指同時擔當起日常事務與月亮的職責。后來,“并日月”逐漸演變為“并兼”,用來形容一個人具備多種能力、品質或職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并兼是由兩個單獨的詞組成的,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在工作上能力出眾,而且在人際關系上也并兼。
2. 這個公司的經理必須具備并兼的能力,才能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
3. 她不僅擅長演講,還精通多種外語,可謂并兼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并”和“兼”兩個字的意思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其中,“并”表示同時,表示多個事物共存;“兼”表示兼具,表示具備多種能力或品質。可以想象一個人同時擁有多個頭部,每個頭部代表一種能力或品質,形象地表示并兼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并兼相關的成語,如并駕齊驅、兼收并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僅擅長畫畫,還喜歡唱歌,我是一個并兼的小藝術家。
2. 初中生:他不僅在學習上成績優秀,還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色,可謂是并兼之才。
3. 高中生:她不僅在科學競賽中取得好成績,還在社會實踐中展現領導才能,是一個并兼的優秀學生。
4. 大學生:他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有所成就,還在社會服務中發揮積極作用,是一個并兼的青年人。
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并兼”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