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公門桃李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mén táo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政府機關、公共場所工作的人才或者有才華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門指政府機關、公共場所,桃李指有才華的人。公門桃李形容在政府機關或公共場所工作的人才或有才華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政府機關或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中有才華、有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公門桃李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官員被派往一個偏遠的地方工作,他非常喜歡栽種桃樹和李樹。經過幾年的辛勤耕耘,他種植的桃樹和李樹茂盛而出產優質的水果。當地的百姓稱贊他種植的桃李比其他地方的都好。后來,這位官員被調到了官府,他的才華也得到了上級的肯定。于是人們就用“公門桃李”這個成語來形容在政府機關或公共場所工作的人才或有才華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門桃李是一個主謂賓結構的成語,公門為主語,桃李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單位的工作人員真是公門桃李,各個都很有才華。
2. 這個學校的教師隊伍里有很多公門桃李,他們的教學水平很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位官員在政府機關工作時種植了桃樹和李樹,這些樹茂盛而出產優質水果,代表著他的才華和能力。這樣可以將公門桃李與政府機關或公共場所的人才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官運亨通”、“朝中有人”等,加深對于政府機關或公共場所工作人才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們班的班長是個公門桃李,他在各個科目都很優秀。
2. 初中生(13-15歲):我媽媽是一名公務員,她是公門桃李中的佼佼者。
3. 高中生(16-18歲):我想將來考上大學,然后進入政府機關工作,成為一名公門桃李。
4. 大學生(19-22歲):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名真正的公門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