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囿
成語(Idiom):詞囿(cí yòu)
發音(Pronunciation):cí y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字的局限性,語言的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詞囿是由“詞”和“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詞指的是文字,囿指的是束縛、限制。詞囿形容文字的局限性和語言的束縛,表示人們在表達思想時受到語言的限制,難以完全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詞囿常用于形容人們在表達時受到語言的限制,難以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意圖。可以用于文學作品、演講、辯論等場景中,表達思想受限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德充符》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有個人到一位名士那里學問,名士問他:“你懂得什么?”那人回答說:“我懂得一點點。”名士不滿意他的回答,就用一根竹片戳他的喉嚨,然后再把竹片拔出來,問他:“你感覺到什么了?”那人回答說:“我感覺到疼痛。”名士說:“你只是感覺到疼痛,并沒有懂得什么。”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語言只是表面上的東西,真正的學問在于理解和體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式為“詞+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想很豐富,但總是受到詞囿,無法準確地表達出來。
2. 在辯論中,他被對方的詞囿所限制,無法找到更好的反駁之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詞囿”拆分為“詞”和“囿”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被籠子圍住的文字,表示受到語言的限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詞囿”相關的成語,如“詞不達意”、“言不由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對朋友說的話太多了,但總是受到詞囿,不知道該怎么表達。
2. 初中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我常常感到受到詞囿,難以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在辯論賽中,我發現自己受到了詞囿的限制,無法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論點。
4. 大學生:在學術研究中,我時常感到受到詞囿的束縛,無法完全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