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境
成語(Idiom):寇境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敵寇侵犯邊境,使境內陷入危險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寇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寇指的是敵寇,境指的是邊境。寇境的基本含義是指敵寇入侵邊境,使境內陷入危險境地。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邊境遭受敵寇侵犯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寇境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國家或地區邊境遭受敵寇入侵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遭受外部敵對勢力的侵害。在日常生活中,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某個群體或某個個人處于危險境地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寇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漢書·楊胡傳》。故事中,楊胡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將領,曾經多次在邊境抵御匈奴的入侵。有一次,匈奴寇入邊境,楊胡率領部隊奮勇抵抗,最終成功擊退了敵人。后來,人們用寇境來形容邊境遭受敵寇入侵的情況,以表彰楊胡的英勇事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寇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寇和境分別代表敵寇和邊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邊境長期寇境,需要加強國防。
2. 這個地區的經濟一度寇境,但通過改革開放,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寇境這個成語。可以想象敵寇入侵了一個邊境地區,使得境內陷入危險境地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寇不入內”,“境外敵寇”,來增加對于敵寇侵犯邊境的描述和表達。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敵人趁著我們不注意,寇境了我們的家鄉。
2. 初中生:歷史上,很多國家都曾經遭受過寇境的困擾。
3. 高中生:面對外部敵對勢力的威脅,我們必須加強國防,防止寇境的發生。
4. 大學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邊境的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防止寇境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