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鵶
成語(Idiom):霜鵶 (shuāng yā)
發音(Pronunciation):shuāng y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冬天寒冷,沒有食物可覓的艱難境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霜鵶是由“霜”和“鵶”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霜”表示寒冷的冬天,而“鵶”是一種鳥類,常見于冬季。霜鵶的基本含義是形容冬天寒冷,沒有食物可覓的艱難境況。這個成語通過比喻鵶鳥在冬天找不到食物來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在困難時期無法滿足基本需求的狀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霜鵶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經濟困難、生活困窘的情況下。比如,當一個人因為失業而無法維持生計時,可以說他處于霜鵶的境地。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自然災害或戰爭等情況下人們的艱苦生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霜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寒冷的冬天,鵶鳥找不到食物,只能在冰冷的地面上挨餓。馮夢龍通過這個故事來描繪人們在貧困困難時期的生活狀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霜鵶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失業的人們如同霜鵶一樣,過著艱苦的生活。
2. 在戰爭年代,人們過著霜鵶的日子,生活十分艱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霜鵶”與冬天的寒冷景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只鵶鳥在冰天雪地中找不到食物,挨餓的情景,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困難生活相關的成語,如“饑寒交迫”、“走投無路”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冬天的時候,鵶鳥找不到食物,它們過得像霜鵶一樣。
2. 初中生:經濟困難的家庭過著霜鵶的日子,生活非常艱難。
3. 高中生:在戰爭年代,人們的生活如同霜鵶一樣,充滿了困苦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