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蠹
成語(Idiom):侵蠹
發音(Pronunciation):qīn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惡劣的風氣、壞人、壞事等滲透侵入,破壞、敗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侵蠹原指昆蟲侵蝕作物,引申為惡劣的風氣或壞人壞事滲透侵入,破壞、敗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惡劣的風氣、壞人、壞事等侵入某個群體、環境或事物,破壞正常秩序或道德準則的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劉敬傳》載:劉敬是漢朝時期的一個官員,他在任職期間非常貪污腐敗,給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和苦難。后來,人們用“侵蠹”來形容他的貪污行為,意味著他侵蝕、破壞了社會的正常秩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腐敗行為已經侵蠹了整個行業。
2. 不要讓惡劣的風氣侵蠹我們的學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侵蠹”拆分開來記憶。侵,讀音類似于“親”,可以聯想到“侵入”,表示滲透侵入;蠹,讀音類似于“毒”,可以聯想到“破壞”,表示破壞、敗壞。通過將兩個部分聯想起來,可以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侵蠹”相關的成語,例如“風雨同舟”、“敗絮其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壞人侵蠹了我們的游戲規則,讓我們都感到很不公平。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公司的腐敗行為已經侵蠹了整個行業,讓消費者失去了信心。
3. 高中生(16-18歲):惡劣的風氣侵蠹了我們的學校,讓我們無法專心學習。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政府應該加強監管,防止腐敗現象侵蠹社會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