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榜
成語(Idiom):碑榜
發音(Pronunciation):bēi b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以石碑或木板為載體,刻寫或鐫刻文字,表彰和記錄重要事件或杰出人物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碑榜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碑指刻有文字的石碑或木板,榜指記錄重要事跡或杰出人物的牌匾。碑榜意味著人們通過刻寫或鐫刻文字來表彰和記錄重要事件或杰出人物的行為,以便后人銘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碑榜常用于形容人們為了紀念、表彰或記錄重要事件或杰出人物而制作的紀念碑或牌匾。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時期取得的杰出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碑榜一詞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中,原指刻于石碑上的記載。后來,碑榜逐漸演變為指紀念碑或牌匾,用以表彰和記錄重要事件或杰出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碑榜記錄著我們國家的歷史和文化。
2. 他的成就被鐫刻在了碑榜上,永遠被人們銘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碑榜比喻為人們刻寫或鐫刻文字來表彰和記錄重要事件或杰出人物的行為,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著名的紀念碑或牌匾,如中國的“毛主席紀念堂”、美國的“華盛頓紀念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前面有一塊碑榜,上面寫著學校建立的時間。
2. 初中生:這個城市有很多碑榜,記錄了這里的歷史和文化。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的偉大貢獻被刻在了碑榜上,激勵著我們學習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