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痼
成語(Idiom):癥痼(zhèng gù)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困擾人的頑疾或頑疾難治的毛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癥痼是由兩個相同的詞語“癥”組成,表示一種頑疾或難以治愈的疾病。它形容某種問題或困擾長期存在,難以解決或根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癥痼常用于形容一些難以解決或根除的問題,例如社會問題、個人困擾等。可以用來形容長期存在的不良習慣、陋習,或者某種難以解決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癥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一文中。故事中,孟子曾被問到如何治愈一個頑疾,他回答:“頑疾如癥痼,癥痼者,不可為也。”這個故事表達了癥痼的困難和難以治愈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癥痼是由兩個相同的詞語“癥”組成的,形成了一個重疊的結構,強調了問題的長期性和難以解決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會問題已經存在很久了,真是個癥痼。
2. 他的拖延癥已經成為了他的癥痼,影響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癥痼”與難以治愈的疾病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圖像。例如,想象一個人被一種頑疾纏繞著,無法擺脫,就像癥痼一樣。這樣的記憶圖像可以幫助記住癥痼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癥痼相關的成語,例如“病入膏肓”、“治標不治本”等。同時,也可以了解一些與癥痼相關的文學作品或故事,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拼寫困難一直是我的癥痼,我一直在努力改善。
2. 初中生:我家附近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了一個癥痼,希望政府能夠采取措施解決。
3. 高中生: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一直是一個癥痼,我們應該努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