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臣
基本解釋
(1).古指三公、三卿等。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時,時三月;王有四選,選三臣。”
(2).泛指重臣。 唐 李德裕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詩》:“三臣皆就日,萬國望如云。”
(3). 春秋 魯 之 仲孫 、 叔孫 、 季孫 氏稱“三臣”。
(4).指 衛 之 仲叔圉 、 祝鮀 、 王孫賈 。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名臣上·衛三臣》。
(5).指 南宋 末抗 元 殉節的 文天祥 、 張世杰 、 陸秀夫 。 陶鑄 《訪崖門》詩:“縱使三臣能復國,也難五族共圖存。”
成語(Idiom):三臣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c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三位忠誠而有才干的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臣是由“三”和“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三位忠誠而有才干的臣子。這三位臣子通常是對君主忠誠、才干出眾且互相協作的重要輔助人員。這個成語形容臣子們能夠團結一致,共同為君主和國家做出貢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臣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三個合作關系密切、協同工作的人,尤其是在政治、企業或其他組織中。它也可以用來贊美團隊合作和互相支持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項羽的三位重要臣子:范增、項梁和陳平。這三位臣子在項羽起兵反抗秦朝的過程中,密切合作,互相支持,為項羽做出了巨大貢獻。后來,人們用“三臣”來形容忠誠而有才干的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臣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三”是數詞,表示三個;“臣”是名詞,表示臣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三臣的協作。
2. 他們三人就像三臣一樣,共同為這個項目付出了很多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臣”與“三個忠誠而有才干的臣子”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同時,可以將其與《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故事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的成語,了解更多關于忠誠和合作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三個好朋友就像三臣一樣,一起玩耍、學習。
2. 初中生:班級里的班長、團支書和學習委員一起組成了一個三臣,共同為同學們服務。
3. 高中生:在學術競賽中,我們三個同學組成了一個三臣,共同努力,取得了好成績。
4.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我們三個合作伙伴形成了一個三臣,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