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心
基本解釋
(1).籌邊之心。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圣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仇兆鰲 注:“當年可謂恣情尊貴矣,豈知邊憂即從此日而生乎。”
(2).邊人思鄉之情。 唐 杜甫 《白帝樓》詩:“去年梅柳意,還欲攪邊心。” 王嗣奭 釋:“邊心,身在邊而心思鄉也。” 唐 皇甫冉 《送孔巢父赴河南軍》詩:“邊心杳杳鄉人絶,塞草青青戰馬多。” 唐 張嵩 《云中古城賦》:“ 張子 出 玉塞 ,秉金鉞,撫循邊心,窺按 窮髮 。”
成語(Idiom):邊心
發音(Pronunciation):biān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思、情感或行為動作的不安定,沒有定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邊心是由“邊”和“心”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邊心的“邊”字,表示不穩定、動蕩的狀態;“心”字則指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邊心的意思是指人的心思、情感或行為動作的不安定,沒有定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情緒波動大,心境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邊心可以用來形容人在面對困難、壓力或變化時,心思不定,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例如,當一個人在工作中經歷了挫折或遇到了困難時,他的心情可能會變得邊心,無法集中精力,影響工作效率。另外,邊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感情上的不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左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邊心的成語起源于《晉書·王渾傳》。故事中,王渾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在擔任官職期間,常常心思不定,情緒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人們就用“邊心”來形容他的這種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邊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邊”表示不穩定、動蕩的狀態,“心”表示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思邊心,無法集中精力完成任務。
2. 她最近情緒邊心,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3. 在面對挫折時,要保持心境穩定,不要讓自己變得邊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邊心”相似的詞語或形象來記憶。例如,邊心與“邊緣”發音相似,可以聯想到邊緣的不穩定性,從而幫助記憶邊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情緒、心理狀態相關的成語,例如“心煩意亂”、“心如止水”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在考試前總是感到邊心,不知道能不能考好。
2. 初中生(13-15歲):她最近的心情很邊心,經常情緒起伏很大。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的壓力,他的心思變得邊心,無法集中精力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