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處于相對的情況。高山與平地對待;不見高山;哪見平地?(作謂語)
(2) (動)以某種態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要正確對待這個問題。(作謂語)
[構成]
并列式:對+待
[同義]
看待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treat; approach; handle; be in a position related to or compared with another
詳細解釋
◎ 對待 duìdài
(1) [treat;handle;approach]∶以特定方式或某種態度看待[人或物]
不偏不倚地對待一切有爭論的問題
(2) [opposite]∶雙方面相比較而存在,處于相對的情況
高山與平地對待
(1).對立;對抗。《朱子語類》卷七六:“是兩物相對待在這里,故有文,若相離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 高勞 《臨時政府借債匯記》:“ 盛氏 實具有抵制政府之意,則政府與 盛氏 ,固處於對待之地位。”
(2).指對立或可以抗衡的事物。 蔡元培 《三十五年來中國之新文化》:“從 漢 季到 隋 唐 ,與 印度 文化接觸,翻譯宣傳,與固有文化幾成對待。”
(3).猶相對。 元 張憲玉 《登齊政樓》詩:“萬古晨昏常對待,兩丸日月自雙飛。”
(4).對偶;對舉。 章炳麟 《文學說例》:“若乃素王《十翼》,《老子》一經,捶句皆雙,儷辭是昉,尋其文義,獨多對待。”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廬與瓜是對待著說的,下邊統言剝言菹,可以知道廬必與瓜為類,斷不會是居宅廬舍之廬。”
(5).對付;以某種態度、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 孫中山 《錢幣革命》:“當此強鄰侵併,實行瓜分之秋,非徒大言壯語所能抵御,非有實力之對待不可。”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們真是沒有良心哪,你們這樣對待我--是賊,是強盜,是鬼呀!”
成語(Idiom):對待
發音(Pronunciation):duì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待指的是對待人或事物的態度和方式,包括對待他人、對待問題、對待機遇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對待是一個動詞短語,表示以某種態度和方式對待人或事物。它強調了對待的方式和態度應該公正、平等、尊重和善良。對待的方式和態度直接影響到人際關系的發展和問題的解決。一個人的對待方式可以體現出他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對待這個詞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中使用,例如在家庭中對待家人、在工作中對待同事、在學校中對待同學等。它也可以用來描述一種對待問題或機會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對待這個詞語的起源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故事,它是由“對”和“待”兩個詞組合而成的,表示以某種態度和方式來對待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對待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對”是動詞,表示以某種態度和方式;“待”是動詞,表示等待、接待或對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每個人都非常友善和尊重。
2. 她對待困難的態度讓人欽佩。
3. 他們對待這個問題的方式不夠成熟和理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對”和“待”兩個詞的意思進行聯系來記憶這個成語。同時,可以通過構造一些與對待相關的場景或故事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待這個詞語的理解和運用。例如,可以學習“對人如初,見人如故”、“對癥下藥”等與對待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導我們要善良地對待同學們。
2. 初中生:在學校里,我們應該公正地對待每個人。
3. 高中生:對待考試,我們應該認真準備,不輕視任何一道題目。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積極對待學習和生活,做到全面發展。
5. 成年人:對待工作,我們應該盡職盡責,不怕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