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斷圭碎璧
發音(Pronunciation):duàn guī suì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珍貴的物品被破壞或損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圭碎璧源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故事。其中,吳起前去拜訪齊國大夫孫子,孫子故意破壞了一件珍貴的玉器,以考察吳起的品性。吳起淡然接受了這個考驗,表示他更看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財富和物質的東西。因此,斷圭碎璧成為形容珍貴物品被破壞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珍貴物品被意外破壞或損毀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比喻一些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被破壞或損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斷圭碎璧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一段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小心把家里的斷圭碎璧給打破了。
2. 這次事故導致了大量的斷圭碎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斷圭碎璧與珍貴的物品破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強烈的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故事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不小心把玩具車斷圭碎璧了。
2. 小學生:小明不小心把媽媽的花瓶斷圭碎璧了。
3. 初中生:這次地震導致了很多房屋斷圭碎璧。
4. 高中生:由于不當操作,機器斷圭碎璧,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