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ā mēng qǐ bì ㄈㄚ ㄇㄥ ㄑㄧˇ ㄅㄧˋ發蒙啟蔽(發蒙啓蔽)
啟發蒙昧。 明 李贄 《答李見羅先生書》:“發蒙啟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既久,稍通解耳。”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發蒙啟蔽
成語(Idiom):發蒙啟蔽(fā méng qǐ bì)
發音(Pronunciation):fā méng qǐ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啟發和教育對方,使其明白事理、明辨是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蒙,指孩子的智力剛開始啟蒙,還未完全開發;啟蔽,指啟發、教導。這個成語比喻啟發教育別人,使其明白事理、明辨是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教育啟發、引導他人明辨是非的情境。可以用于教育場景,或者形容某人對他人進行啟發和教育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孟子》一書。孟子是中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書中講述了一個故事,描述了一位聰明的老師如何通過啟發教育來幫助一個學生明白事理、明辨是非。這個故事被后人總結成了成語“發蒙啟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發”、“蒙”、“啟”、“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用生動的故事和實例,幫助學生發蒙啟蔽,明白了許多道理。
2. 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發蒙啟蔽,引導他們成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發蒙啟蔽的發音拆分成“發”、“蒙”、“啟”、“蔽”,并分別聯想到相關的場景和意義。
2. 創造一個與這個成語相關的故事,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其他與教育啟發相關的成語,如“開卷有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有趣的故事講解,幫助我們發蒙啟蔽,明白了課文的含義。
2. 初中生:學校開展了一場關于網絡安全的講座,幫助我們發蒙啟蔽,學會了正確使用互聯網。
3. 高中生:老師通過討論和辯論,幫助我們發蒙啟蔽,提高了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