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戶
基本解釋
(1).家家戶戶。《魏書·李安世傳》:“無私之澤,乃播均於兆庶;如阜如山,可月積於比戶矣。” 五代 李中 《獻喬侍郎》詩:“九霄恩復降,比戶意皆忻。”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祇為著蒼黔凋敝,水旱頻仍,比戶嗟呀。” 康有為 《大同書》己部第一章:“試游于都會,入於閭井,聽鄉謡,比戶可憂焉:老婦隆冬無被,乃典衣而療子孫之疾;老翁白首無褲,乃力作而償子孫之負。”
(2).形容人多而普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樾泉近體》:“何以效 蘇 陸 者比戶,談 王 李 者塞途也?”
(3).一戶挨著一戶。 清 唐甄 《潛書·遠諫》:“比戶延燒,必罪失火之主。”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鄰里鄉黨,比戶而居。”
成語(Idiom):比戶
發音(Pronunciation):bǐ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多擁擠的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戶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比指比較,戶指家戶。比戶的含義是指人多擁擠的場所,形容人群擁擠,無法自由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比戶常用于形容人多擁擠的場所,如車站、商場、街道等。可以用來形容人流擁擠、行動受限、難以自由活動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比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村。古代農村的家戶多半是集中在一起的,人們的住房往往相鄰緊挨。由于人口增長,人們的住房越建越多,導致住房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人們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形成了人多擁擠的場所。因此,比戶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比戶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比和戶兩個字組成。其中,比是動詞,意為比較;戶是名詞,指家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車站里人山人海,人們擠得比戶還要擁擠。
2. 這家商場每天都人滿為患,進出的人比戶還要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比戶這個成語。比戶的“比”字可以聯想為比較,而“戶”字可以聯想為家戶。比較家戶的意思就是比戶,表示人多擁擠的場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成語的過程中,可以了解更多與比戶相關的成語,如“比比皆是”、“人山人海”等,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人比戶還要多,我都擠不進去。
2. 初中生:今天去購物中心,里面的人真是比戶還要擁擠,都走不動。
3. 高中生:參加演唱會的人真是比戶還要多,現場氣氛非常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