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營蜜(yíng mì)
發音(Pronunciation):yíng m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為了謀求私利而投靠權貴、奉承巴結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營蜜”源自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蜜者,獨蜜也。人惡其甘而貪其多。”意思是說,蜜是一種甜美的食物,人們喜歡它的甜味,但也會貪婪地追求更多的蜜。在成語中,蜜喻指權貴的好處,而“營蜜”則表示為了追求私利而奉承巴結權貴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些為了謀求私利而不擇手段、奉承巴結的行為,特別是在政治、商業等領域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營蜜”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講述了襄公在位時,有一位名叫蜜疏的人,他常常給襄公送來許多蜜糖,希望能得到襄公的寵愛和賞賜。襄公對他的奉承行為感到厭煩,因此用“營蜜”來形容他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字組成,營(yíng)和蜜(m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總是營蜜,不擇手段地追求個人利益。
2. 他為了得到晉升機會,不惜營蜜奉承領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營蜜”拆分成“營”和“蜜”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將“營”理解為“追求”、“追逐”,將“蜜”理解為“甜蜜的好處”,這樣就能夠記住“營蜜”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蜜”的成語,例如“蜜糖”、“蜜語”等,來擴展對“營蜜”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營蜜,為了讓老師喜歡他,他總是做一些特別討好的事情。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為了得到老師的好評,不擇手段地營蜜,給老師送禮物、幫助老師跑腿等。
3. 高中生:在競選班干部的過程中,有些同學會利用各種手段來營蜜,爭取更多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