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禮
基本解釋
◎ 節禮 jiélǐ
[festival present] 節日贈送的禮品、銀錢等
詳細解釋
(1).節操禮義。《漢書·賈誼傳》:“廉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亡戮辱?!?br>(2).節日禮物。《紅樓夢》第二八回:“昨兒貴妃打發 夏太監 出來送了一百二十兩銀子……端午兒的節禮也賞了。” 聶紺弩 《論“青天大老爺”》:“請請客,送送節禮,言語拿順點,可能得到些微的方便?!?/p>
成語(Idiom):節禮(jié lǐ)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禮節為主的節儉、節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禮是由“節”和“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節指節儉、節約,禮指禮節、禮貌。節禮的含義是指在生活中以節儉、節約為主,并注重禮節和禮貌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禮一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生活中注重節儉、節約,同時也注重禮節和禮貌的行為。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物質上不浪費,不奢侈,同時在待人接物上也非常有禮貌和謙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禮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司徒》一書中。在古代社會,人們非常重視禮儀,尤其是貴族階層更是注重禮節和儀式。節禮的概念源于古代人們對節儉、節約和禮節的重視,強調人們要在生活中注重節儉,同時也要尊重他人,遵守禮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節”是形容詞,表示節儉、節約;“禮”是名詞,表示禮節、禮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活節禮,從不浪費。
2. 她待人接物非常有禮貌,一絲不茍地遵守著節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節”和“禮”兩個字的含義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生活中節儉、節約,并且注重禮節和禮貌的行為,將這個形象與節禮這個成語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在學習節禮的同時,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節儉、節約和禮儀的重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節儉、節約相關的成語,如“儉以養廉”、“節衣縮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學會節禮,不浪費食物和紙張。
2. 初中生:我們應該注重節禮,不亂扔垃圾,保護環境。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懂得節禮,不浪費家長的辛苦錢。
4. 大學生:在校園里,我們要注重節禮,尊重老師和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