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赴湯蹈火
發(fā)音(Pronunciation):fù tāng dǎo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為了正義、真理或理想而毫不畏懼地冒險、奮不顧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赴湯蹈火源自于《戰(zhàn)國策·齊策一》中的故事。故事中,齊國有一位叫孟嘗君的大臣,他為了爭取到楚國的援助,不惜冒險穿越泥濘的沼澤地,走過熊熊燃燒的火焰,最終成功地赴湯蹈火,表達了他為國家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的決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為了追求正義、真理或理想而毫不畏懼地付出一切努力的情況。常用于贊美有勇氣、無私奉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赴湯蹈火的故事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中國歷史,講述了孟嘗君為了國家利益不惜冒險的事跡。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赴湯蹈火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義分別是“赴”(to go),“湯”(boiling water),“蹈”(to tread),“火”(fire)。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公正與正義,不惜赴湯蹈火。
2. 面對困難和危險,我們要像孟嘗君一樣,毫不畏懼地赴湯蹈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像孟嘗君一樣毫不畏懼地走過熊熊燃燒的火焰,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與勇敢、奉獻等主題相關(guān)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為了保護小動物,我愿意赴湯蹈火。
2. 初中生:為了實現(xiàn)我的夢想,我愿意赴湯蹈火。
3. 高中生:面對困境,我要像孟嘗君一樣毫不畏懼地赴湯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