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伐異黨同
發音(Pronunciation):fá yì dǎng t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團體,在某個問題上雖然立場不同,但共同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伐異黨同”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伐”、“異”、“黨”和“同”。其中,“伐”表示攻擊或打擊,“異”表示不同,“黨”表示團體或集體,“同”表示一致或相同。整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團體,在某個問題上雖然立場不同,但共同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它強調了在面對共同利益或共同事業時,不同的個體應該摒棄個人利益和分歧,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在團隊合作、社會活動、政治斗爭等方面,不同的人或團體雖然存在分歧,但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標而團結一致的情況。例如,在一個企業中,不同部門的員工可能有不同的意見和利益訴求,但為了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他們需要摒棄個人利益,團結合作,共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伐異黨同”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十五年》。當時,晉國內部存在不同的政治派別,其中一派主張攻打外敵,而另一派則反對。晉國君主宣公在得知外敵即將來襲后,決定采納攻打外敵的意見,并號召不同派別的人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敵。最終,晉國成功擊敗了外敵,也證明了“伐異黨同”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動詞“伐”、“異”和名詞“黨”、“同”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項目中,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部門,但我們應該伐異黨同,共同努力,完成任務。
2. 這個團隊成員的觀點各不相同,但是他們能夠伐異黨同,最終取得了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的每個字與其含義進行聯想來記憶。例如,“伐”可以聯想到攻擊的意思,“異”可以聯想到不同的意思,“黨”可以聯想到團體的意思,“同”可以聯想到一致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團結一致”、“同舟共濟”等,以豐富對合作和團隊精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雖然喜歡不同的運動,但是在體育課上我們要伐異黨同,一起協作。
2. 初中生:我們班級里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但是在班級活動中我們要伐異黨同,共同完成任務。
3. 高中生:盡管我們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但是在備考階段我們要伐異黨同,互相幫助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專業,但是在團隊項目中我們要伐異黨同,合作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