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林苑
成語(Idiom):芳林苑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lín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花草樹木繁茂、香氣四溢的園林,比喻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芳林苑”由“芳林”和“苑”兩個詞組成,其中,“芳林”指香氣撲鼻、花草樹木繁茂的園林,“苑”指園林、園地。整個成語比喻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形容文化氛圍濃厚、學問豐富的場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化園區、文學社交圈、學術交流會議等地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芳林苑”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的《文心雕龍·卷八·文賦》中。其中有一句話“芳林苑中君子之宴”,形容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文化園區是一個真正的芳林苑,每天都有各種文藝活動。
2. 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就像是一個芳林苑,每個角落都彌漫著知識的香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芳林苑”聯想成一個美麗的花園,里面有各種花草樹木,散發著芬芳的香氣。想象自己置身其中,感受文化氛圍的濃厚,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文化、文學相關的成語,如“文采飛揚”、“雅俗共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天來了,學校里的花園變成了芳林苑。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文學社團就像一個芳林苑,有很多文藝活動。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圖書館是一個真正的芳林苑,每個角落都有書香氣息。
4. 大學生:我們學校的藝術中心是一個芳林苑,每天都有各種文化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