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
基本解釋
(1).貯水的缸。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經費上》:“大鐵鍋三口,銀九分;水缸三口,銀九分。”《兒女英雄傳》第七回:“靠東柴垛后面合著裝煤的一個大荊條筐,上面扣著一口破鐘也有水缸般大小。”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一章:“道士們燒了幾鍋開水,盛在木桶和水缸里,擺在山門外。”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三章二:“ 小蘭 把這幾尾 黃河 大鯉魚往水缸里一放, 田柱子 、 鐵山 、 小牛 他們都圍過來看稀罕。”
(2).指汽缸。 清 末把鍋爐、蒸汽機都叫做水缸。 清 沉葆楨 《機器到工已齊并船廠現在情形疏》:“船廠以內,已成者曰轉鋸廠,安十五匹馬力水缸於中。” 清 沉葆楨 《機器到工已齊并船廠現在情形疏》:“輪船水缸,凹凸累砢,高若重樓。”
英文翻譯
1.water vat
成語(Idiom):水缸 (shuǐ gāng)
發音(Pronunciation):[shway gah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智力、才能或技能有限,不如人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缸是一種容器,用來裝水。成語“水缸”比喻人的才能有限,不如別人。在這個成語中,水缸代表了人的能力,而水代表了知識或技能。水缸只能裝有限的水,因此比喻人的能力有限,不如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的能力不足或不如別人。可以用于諷刺或批評別人的能力不夠,或者自嘲自己的能力有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水缸”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左傳》一書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管仲的智者,他曾經是齊國的大臣,但因為他的才能超過了齊桓公,齊桓公感到威脅,于是將他貶為水缸。這個故事成為了“水缸”這個成語的來源,用以形容人的才能被限制或被貶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能就像個水缸,無法與那些天才相比。
2. 我的數學成績真是水缸一樣,永遠都達不到班級平均水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水缸”這個成語與一個裝滿水的大缸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水缸,它只能裝有限的水,無法與大海相比。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水缸”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才能、能力相關的成語,例如“井底之蛙”、“囊中之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數學成績就像個水缸,永遠都達不到班級平均水平。
2. 初中生:我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就像個水缸,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提高。
3. 高中生:他的音樂才能不如我,真是個水缸。
4. 大學生:雖然我是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但在編程方面我感覺自己就像個水缸。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