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天
成語(Idiom):箋天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t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世界之大,無法容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箋天源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鹿鳴》:“箋箋者華,言觀者采;箋天之日,言矣哉斯?!币鉃榧垙執?,寫不下天上的景物;形容世界之大,無法容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事物之巨大,無法用有限的空間或時間來容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箋天這個成語源自《詩經》,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紙張是非常珍貴的物品,而天空則被視為無限廣闊的象征。所以,將紙張太小無法容納天上的景物來比喻世界之大,是一種修辭手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涉及的范圍太廣了,簡直是箋天之大。
2. 他的創意和想法是如此豐富,仿佛能夠箋天而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箋天”理解為“紙張太小,容納不下天上的景物”,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詩經》中的其他成語和詩歌,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天空是如此廣闊,就像箋天一樣。
2. 初中生(13-15歲):我希望我的夢想能夠箋天而納。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這個世界的復雜性,我感到自己只是一粒塵埃,無法箋天。
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箋天”的全面學習指南,包括成語的起源、基本含義、詳細解釋、使用場景,以及記憶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