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桓桓
成語(Idiom):赳赳桓桓
發音(Pronunciation):jiū jiū huán 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物英勇、威武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物威武勇猛,氣勢雄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戰士、將領等英勇無畏的樣子,也可用于形容團隊或組織的強大和壯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楚國的桓公在與齊國作戰時,身先士卒,勇敢無畏,給人一種威武的感覺。后來,人們用“赳赳桓桓”來形容勇猛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人名+人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戰場上,赳赳桓桓,英勇無畏。
2. 這支隊伍赳赳桓桓,士氣高昂,戰無不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發音進行拆分記憶,如“赳赳”可以聯想為“九九”,“桓桓”可以聯想為“環環”。將這兩個發音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趣的形象,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勇猛、英勇相關的成語,如“英勇無畏”、“威武不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在比賽中赳赳桓桓,勇奪第一名。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團隊赳赳桓桓,團結一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他們赳赳桓桓地投入到社會實踐中,為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國家赳赳桓桓,經濟強大,國際地位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