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格
基本解釋
才致風格。 唐 杜甫 《壯游》詩:“吾觀 鴟夷子 ,才格出尋常。” 鴟夷子 ,指 范蠡 。 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編詩》:“或問 王荊公 云,編四家詩,以 杜甫 為第一, 李白 為第四,豈 白 之才格詞致不逮 甫 耶?” 清 李漁 《憐香伴·女校》:“女中何代無良史,才格惟聞破 漢 皇。”
成語(Idiom):才格(cái gé)
發音(Pronunciation):cái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才能和品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才格是由“才”和“格”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才”指人的才能,包括智慧、才華和能力等方面的表現;“格”指品德、修養和道德準則。才格指的是一個人既有出色的才能,又有高尚的品德,兼具才華和德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才格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具有出眾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是一種褒義詞語。可以用于贊美有才華且道德高尚的人,也可以用來期望自己或他人在才能和品德上都能達到更高的境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故事,“有人于魯,問于孔子曰:‘子亦有才乎?’孔子對曰:‘有才無格。’有他人問之,曰:‘有格無才。’”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才格的含義,即才能和品德缺一不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在學術上有著出色的才能,而且在為人處世上也有著高尚的品格,真是才格兼備。
2. 這位年輕的企業家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一直秉持著誠信和正直的原則,他的才格令人敬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才格”拆分為“才”和“格”兩個部分來記憶。可以聯想“才”與“能力”、“智慧”等相關詞語,而“格”可聯想為“品德”、“修養”等。通過聯想和反復記憶,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才格”相關的成語,如“德才兼備”、“才高八斗”等,了解更多與才能和品德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努力學習,不僅要有好成績,還要有才格。
2. 初中生:他不僅在學習上成績優秀,而且樂于助人,真是一個才格出眾的同學。
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不僅在學業上有所成就,而且能夠培養出高尚的品格,成為一個才格兼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