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纓
基本解釋
布制的冠帶。古守喪者所服。《儀禮·喪服》:“疏衰裳,齊牡麻絰,冠布纓。” 賈公彥 疏:“案:斬衰冠繩纓……此布纓亦如上繩纓,以一條為武,垂下為纓也。”
成語(Idiom):布纓
發音(Pronunciation):bù y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布條或絲帶系在帽子頂部或衣服上,用以增加美觀或顯示身份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布纓是指在帽子或衣服上加上布條或絲帶,以增加美觀或顯示身份地位。這個成語比喻通過一些裝飾或標記來顯示自己的特殊身份或地位。它也可以表示人們通過一些外在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的真實面貌或身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布纓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通過外在裝飾來顯示自己的身份或地位,或者掩飾自己的真實面貌。它可以用來描述社會上一些人為了追求虛榮或欺騙他人而進行的表面功夫。此外,它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些表面光鮮的事物或場景,背后實際上缺乏真正的內涵或實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子罕的人擅長制作華麗的帽子。他用絲帶綴飾在帽子上,使其變得非常美觀。于是,人們就用“布纓”來形容這種通過裝飾來顯示自己身份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布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在帽子上布纓,以顯示自己的高貴身份。
2. 這座建筑外表華麗,但內部卻布纓不實,缺乏真正的內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帽子上系著布條或絲帶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也可以將“布纓”與裝飾或虛偽的行為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布纓”相關的成語,例如“金縷玉衣”、“錦上添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中給人物的帽子上布纓,讓他們看起來更漂亮。
2. 初中生:有些人為了顯得高貴,總是在衣服上布纓,但他們的內在并不一定優秀。
3. 高中生:這個社交平臺上充斥著一些人的虛偽,他們通過虛假的照片和生活方式來布纓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