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駭
成語(Idiom):惴駭(zhuì hài)
發音(Pronunciation):zhuì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擔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惴駭是由“惴”和“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惴(zhù)意為害怕、擔心,駭(hài)意為驚訝、震驚。這個成語形容人們因為害怕或擔心而感到非常驚訝和震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惴駭常用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用來形容人們在面對令人害怕或擔心的事情時所產生的強烈情緒。例如,在看到恐怖電影中的驚悚場景時,我們可能會感到惴駭不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惴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在小說中,賈寶玉被告知他將要與林黛玉結婚,但他非常害怕和擔心這個婚姻會給他帶來困擾和痛苦,因此他感到非常惴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惴駭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他聽到有人在半夜敲門的聲音時,他感到惴駭不安。
2. 她的表演技巧讓觀眾感到惴駭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惴駭這個成語的發音和“追害”相似。你可以想象自己在追逐一個害怕的東西時,感到非常惴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惴駭是描述人們內心感受的成語,你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驚駭萬狀”和“駭人聽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當我聽到雷聲時,我感到惴駭不安。
2. 初中生(13-15歲):在考試前,我感到惴駭不已,擔心自己無法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她在表演時展現出的自信讓我感到惴駭,我對自己的能力感到不安。
4. 大學生(19-22歲):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感到惴駭,不知道自己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