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撻
成語(Idiom):依撻
發音(Pronunciation):yī t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依附、倚靠、依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依撻是由“依”和“撻”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依”表示依附、倚靠,指依賴他人或事物;“撻”表示鞭撻、責備,指責備他人的過錯或錯誤。依撻的意思是依附于他人或事物,并對其進行責備或批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依撻常用于形容某人對他人或事物有所依賴,同時又對其進行責備或批評的情況。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依賴別人的同時,又對其不滿或不滿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依撻的故事,目前尚未找到明確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依撻著父母的錢,卻不肯努力工作。
2. 她總是依撻著丈夫的決定,不敢有自己的主見。
3. 這個團隊依撻著技術專家的幫助,才能完成這個項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依撻”聯想成一個人依靠著一根鞭子,同時對鞭子的主人進行責備或批評的場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依賴和責備相關的成語,例如“依賴癥”、“責備不解決問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依撻著媽媽的幫助才能完成作業。
2. 初中生(13-15歲):他總是依撻著同學們的答案,不愿意自己思考。
3. 高中生(16-18歲):她依撻著老師的指導,才能寫出優秀的論文。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不能一直依撻著父母的資助,應該自立自強。
5. 成人學習者(23歲及以上):我們不能依撻著別人的意見,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