啁嗻
成語(Idiom):啁嗻
發音(Pronunciation):zhōu zh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高亢、聲音尖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啁嗻一詞源于古代音律學中的“啁”和“嗻”兩個字,形容音調高亢,聲音尖利。用于形容人說話聲音尖利刺耳,或者形容人言辭激烈,語氣強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啁嗻多用于貶義,形容人說話聲音刺耳,語氣激烈,常用于形容爭吵、爭論或辯論中的激烈言辭。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辯論或爭吵中的激動表現,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說話聲音尖利刺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啁嗻一詞最早出自《論語·子罕篇》,其中有一段對話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的言辭激烈,語氣強硬。因此,啁嗻一詞就用來形容子罕的說話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啁嗻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啁嗻,總是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2. 她的聲音啁嗻得讓人聽了心里發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啁嗻的發音“zhōu zhuān”與“咒罵”進行聯想,因為咒罵的聲音通常也是尖利刺耳的。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啁嗻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說話聲音的成語,如“吐字清晰”、“嗓音悅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聲音啁嗻得讓人害怕。
初中生:老師的講話啁嗻,讓人覺得很有說服力。
高中生:他在辯論賽上啁嗻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大學生:她的演講啁嗻而有力,贏得了觀眾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