詬噪
成語(Idiom):詬噪(gòu zào)
發音(Pronunciation):gòu z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大聲責備、指責或詰問,形容人們對某事物表示不滿或不贊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詬噪是由“詬”和“噪”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詬指大聲責備或指責,噪則表示發出聲音。詬噪形容人們對某事物表示不滿或不贊同,并通過大聲指責或責備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詬噪常用于描述人們對某個決策、行為或事件表示不滿的情況。例如,人們可以詬噪政府的不公平政策,詬噪公司的不負責任行為,或者詬噪某人的不道德行為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詬噪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根據相關文獻和歷史記載,詬噪一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中。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常常通過大聲責備或指責來表達對某事物的不滿或不贊同,詬噪成為了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詬噪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詬”和“噪”組成。其中,“詬”表示責備、指責,是動詞;“噪”表示發出聲音,是動作。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責備或指責的動賓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對這個決定表示詬噪,認為這是一個不公平的決定。
2. 媒體對這位政治家的行為進行了詬噪,批評他的不道德行為。
3. 學生們對教師的評分進行了詬噪,認為他們沒有公正地評價他們的作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憶詬噪這個成語,可以將“詬”和“噪”兩個字拆分開來記憶。其中,“詬”可以聯想到“責備”或“指責”,而“噪”可以聯想到“發出聲音”。通過將這兩個意思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詬噪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咄咄逼人”、“指鹿為馬”等等。通過學習更多的成語,可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并理解更多有關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詬噪了媽媽買給我一件不喜歡的衣服。
2. 初中生(13-15歲):同學們對老師布置的作業詬噪了很久,覺得太多了。
3. 高中生(16-18歲):學生們對學校的規定進行了詬噪,認為不合理。
4. 大學生(19-22歲):學生們詬噪了教授的教學方法,認為不夠有效。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市民們詬噪了政府的交通規劃,認為沒有解決交通擁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