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抱笙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s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對音樂的喜愛和熱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抱笙,原指古代吹奏樂器笙時,人們抱著笙吹奏,表示對音樂的熱愛和投入。后來逐漸引申為對音樂的喜愛和熱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對音樂的喜愛和熱情。可以用來形容對某種藝術或事物的熱愛和追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抱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故事中,有一位叫陳琳的人非常喜歡吹笙,每當他吹笙時,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卻一切煩惱。因此,人們用“抱笙”來形容對音樂的熱愛和投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抱笙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抱”和名詞“笙”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音樂的熱愛如抱笙,每天都會彈奏一段時間。
2. 她一直抱笙地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抱著笙吹奏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也可以將“抱笙”與對音樂的熱愛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笙這種樂器的起源、演奏技巧和音樂文化。也可以學習其他與音樂相關的成語,如“琴瑟和諧”、“鐘鳴鼎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音樂的熱愛就像抱笙一樣,每天都會彈奏我的小提琴。
2. 初中生:他對音樂的熱情如抱笙,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并且努力練習。
3. 高中生:在我心中,對音樂的熱愛就像抱笙一樣,無論面對什么困難,音樂都能給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