淈沒格
成語(Idiom):淈沒格 (gǔn mò g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gǔn mò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敗壞,失去了原有的美好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淈沒格是由“淈沒”和“格”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淈沒意為潛水沉沒,格指格調、格局。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的品德敗壞,失去了原有的美好品質。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由于某種原因而墮落、墮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淈沒格常用于貶義語境,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墮落、敗壞。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因為貪婪、懶惰、墮落等原因而失去了原有的美好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晉書·卷四十·孝武帝紀》中的一段記載。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淈沒格的人,他原本是個德高望重的官員,但因為貪污受賄,最終墮落成為一個道德敗壞的人。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容一個人品德敗壞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淈沒格的結構為“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教師,可惜如今已經變成了淈沒格。
2. 這位原本孝順的兒子,因為賭博而變成了淈沒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淈沒格”分解為“淈沒”和“格”。想象一個人原本站在高處,但因為某種原因潛水沉沒了,最終只剩下一個破碎的格子,代表著他的品德敗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其他類似的貶義成語,如“墮落”、“敗壞”等,擴展對于品德敗壞的描述詞匯。
2. 學習相關的正面成語,如“品德高尚”、“道德典范”等,以便進行對比和更準確的表達。
3. 閱讀有關道德、品德的書籍,加深對于品德重要性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原來是個好同學,可是最近變成了淈沒格,老師都不喜歡他了。
2. 初中生:這個明星曾經很受歡迎,但因為涉毒被抓,現在已經成為了淈沒格。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一度備受贊賞,但因為貪污丑聞曝光,如今已經淪為淈沒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