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碓
成語(Idiom):搗碓 (dǎo dǎi)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d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以挑撥離間、制造紛爭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搗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搗字的本義是用杵搗擊,碓字的本義是一種磨谷物的器具。引申為用杵搗擊,比喻用手段挑撥離間、制造紛爭。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某些人以不正當的手段或惡意的行為來破壞他人之間的關系,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搗碓多用于貶義,形容某人故意挑撥離間、制造紛爭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一些人在團隊、家庭或社會中破壞和諧關系的行為。例如,某人故意在朋友之間傳播謠言,以制造矛盾和紛爭,就可以說他在搗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村生活。在古代,人們用碓磨谷物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故意用力過猛地搗擊碓,以制造噪音和紛爭,讓其他人無法專心工作。因此,人們就用“搗碓”來形容那些喜歡挑撥離間、制造紛爭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搗碓”由動詞“搗”和名詞“碓”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喜歡在團隊中搗碓,制造紛爭。
2. 她總是用謊言來搗碓,破壞我們之間的友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搗碓”記憶為“搗擊磨碓”。想象一個人用力過猛地搗擊磨碓,制造噪音和紛爭的場景,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搗碓”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挑撥離間”、“制造紛爭”等。了解這些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搗碓”。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喜歡在班級里搗碓,讓同學之間不和睦。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經常用微信群搗碓,制造紛爭。
3. 高中生:她利用八卦和緋聞來搗碓,破壞同學之間的友誼。
4. 大學生:他在社團中搗碓,導致團隊分裂。
5. 成年人:他總是用流言蜚語來搗碓,破壞公司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