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洲
基本解釋
亦作“ 火州 ”。1.傳說 南海 古地名。《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西域重譯獻火浣布” 裴松之 注引 漢 楊孚 《異物志》:“ 斯調國 有 火州 ,在 南海 中。其上有野火,春夏自生,秋冬自死。”一本作“ 火洲 ”。
(2).泛指南方炎熱地方。 唐 沉佺期 《從驩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贈蘇使君》詩:“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3).古地名。 漢 時為 高昌壁 , 唐 時為 高昌縣 , 宋 元 時為 高昌回鶻 國都。 吐魯番 所得突厥文寫本作Qoco,其地即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吐魯番市 之 哈剌 和卓 城(Karakhoja)。
成語(Idiom):火洲 (huǒ zhōu)
發音(Pronunciation):huǒ zh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火燒的地方或火災蔓延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洲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火指火燒,洲指地洲。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火災蔓延的地方,比喻災難嚴重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地區遭受火災或災難嚴重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某個地方或情況非常糟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火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西游記》中。故事中,孫悟空為了拯救被火焰吞噬的花果山,化身為火神,燃起了整個山脈。火勢蔓延到了天上,被玉皇大帝發現后派遣了天兵天將前去滅火。最終,火勢被撲滅,而孫悟空也因此受到了玉皇大帝的懲罰。這個故事中的火洲成為了后來形容火災蔓延的地方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火”和名詞“洲”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火災造成了整個村莊變成了火洲。
2. 這個城市的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到了火洲的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火災蔓延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地方被火燒成了火洲的樣子,將這個場景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火災相關的成語,如火上加油、火中取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大火燒得山變成了火洲。
2. 小學生:這次火災把整個森林燒成了火洲。
3.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到了火洲的程度。
4. 高中生:戰爭讓這個國家變成了火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