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還踵
基本解釋
見“ 不旋踵 ”。
成語(Idiom):不還踵(bù huán zhǒng)
發音(Pronunciation):bù huán zh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動迅速,不停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還踵是由“不”、“還”、“踵”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不”表示否定,“還”表示回來,“踵”表示腳后跟。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行動迅速,不停留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忙碌、行動迅疾,不愿停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莊公十年》:“莊子曰:‘人之所以勞者,踵也?!睋f,莊子是戰國時期的一位哲學家,他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勞累,是因為他們不停地行走,腳后跟不停地接觸地面,所以稱之為踵。后來,人們將莊子的觀點引申為行動迅速,不停留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工作非常忙,一天到晚不還踵,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2. 他是一個不還踵的人,干什么事情都是雷厲風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忙碌地行走,腳后跟不停地接觸地面,形象地描繪了不還踵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行動和忙碌相關的成語,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步履維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工作很忙,每天都不還踵地去上班。
2. 初中生:我的奶奶是一個很有活力的人,她不還踵地做家務,從早忙到晚。
3. 高中生:考試期間,同學們都不還踵地復習,希望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