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冊
成語(Idiom):審冊
發音(Pronunciation):shěn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審查登記、核查注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審冊是指進行登記或注冊前的審查和核實。它常用于形容對文件、資料等進行仔細核對、審核,確保其準確無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審冊一般用于正式場合,特別是與文件、資料相關的工作中,如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檔案管理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審冊的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它是中國古代官僚體制中常見的行政程序之一,以確保文件和資料的準確性和合法性。這個成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審冊是由“審”和“冊”兩個字組成。其中,“審”表示審查、核實,“冊”表示登記、注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提交申請之前,請務必仔細審冊,確保所有資料的準確性。
2. 這份報告需要經過嚴格的審冊,才能夠正式發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審冊”這個成語與“審核”和“登記”這兩個相關的詞語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同時,可以將“審”字與“仔細核對”聯系起來,將“冊”字與“登記記錄”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審冊”外,還有許多與文件、資料相關的成語,如“審慎”、“登記”、“核查”等,可以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這些成語的使用方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在審冊我的作業時,發現了一個錯誤。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確保考試成績的準確性,學校對學生的答卷進行了審冊。
3. 高中生(16-18歲):在準備大學申請材料時,我花了很多時間進行審冊,以確保所有資料的完整和準確。
4. 大學生(19-22歲):在實習期間,我負責對公司的合同文件進行審冊,以確保其合法有效。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在開展研究項目時,需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審冊,以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