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薄
基本解釋
謂文德澆薄。《文選·李康<運命論>》:“文薄之弊,漸於 靈 景 。” 李周翰 注:“文德之澆薄,其弊漸生於 靈王 、 景王 之時也。”
成語(Idiom):文薄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b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化水平低下,學識淺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薄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化水平低下,學識淺薄。這個成語中的“文”指的是文化,包括知識、學問等;“薄”則表示淺薄、不深厚。文薄一詞貶義明顯,用來批評那些知識面狹窄、不學無術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薄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諷刺、批評那些學識淺薄、見識狹隘的人。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懂得瑣碎事物,對大格局、重要問題缺乏認識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缺乏知識儲備、沒有文化修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薄一詞最早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實行焚書坑儒政策,燒毀了大量的書籍,殺害了很多有才學的人。這樣的行為被認為是對文化的破壞,使得整個國家的文化水平急劇下降,學識淺薄。因此,人們用“文薄”來形容那個時期的人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長得漂亮,但是文薄得可怕。
2. 這個人只懂得玩游戲,對于社會熱點問題卻一無所知,真是文薄到家了。
3. 他雖然很有錢,但是文薄無知,沒有什么見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文薄”這個詞與知識面狹窄的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只讀過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而對其他的知識一無所知,從而形成對“文薄”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更多的成語和相關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可以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歷史書籍、科學雜志等,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知識真是太文薄了,連國家的首都都不知道。
2. 初中生:這個同學雖然成績很好,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真是太文薄了。
3. 高中生:這個人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是他的見識太狹隘,真是太文薄了。
4. 大學生:他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他的知識面很窄,文薄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