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蔌
成語(Idiom):錄蔌
發音(Pronunciation):lù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記錄并整理有關農業的知識和經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錄蔌是由“錄”和“蔌”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錄”指的是記錄,記載;“蔌”指的是農作物的種植和收獲。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記錄并整理有關農業的知識和經驗,以便后人學習和借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們對農業知識的重視和整理,也可以用來形容對其他領域的知識和經驗的記錄和整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融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晉朝時期,有一位名叫王融的官員,他非常重視農業,并將自己的農業知識和經驗記錄下來。他的這份記錄被稱為“錄蔌”,成為后來農業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將自己多年的農業經驗都錄蔌了下來,供后人學習。
2. 這本農業手冊是我們農民的寶貴錄蔌,里面有很多實用的種植技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錄蔌的發音“lù fú”與“路賦”(lù fù)相聯想,想象一個人在路上賦詩,而這個賦詩的過程就像是記錄農業知識一樣,都需要經驗和技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農業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農業科學、農業技術和農業經濟等相關知識,深入了解農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爺爺是個農民,他有很多農業的錄蔌。
2. 初中生(14歲):我們學校圖書館里有一本關于農業的錄蔌,我正在閱讀它。
3. 高中生(17歲):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民的努力和他們的錄蔌。
4. 大學生(20歲):我在實習期間,有機會參觀了一個農業科技園,了解了很多有關農業的錄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