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腋
基本解釋
一狐之腋。喻量少。《慎子·內篇》:“廟廊之材,非一木之枝;狐白之裘,非一狐之腋。”按:一本作“非一腋之皮”。 晉 盧諶 《答魏子悌》詩:“崇臺非一干,珍裘非一腋。”
成語(Idiom):一腋(yī yè)
發音(Pronunciation):yī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物或事物的關系密切,難以分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該成語源自于古代的一種刑罰方式,叫做“一腋之禍”。古代刑罰中有一種叫做“腋刑”,就是將罪犯的腋下割開,使之受到劇痛,以作為懲罰。因此,“一腋之禍”意為罪犯的罪行不僅僅會影響到自己,還會波及到其他人。后來,這個成語引申為形容人物或事物的關系密切,難以分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際關系或事物之間的緊密聯系,強調不可分割的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刑罰中的“腋刑”是一種殘忍的刑罰,因此在民間流傳了很多關于“一腋”的故事。其中一則故事是關于一位善良的村民,他的好朋友犯了罪,但是他不愿意背叛朋友,于是選擇了與朋友一起受罰。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成為了人們理解“一腋”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是一腋之交,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會互相幫助。
2. 這兩個國家是一腋之患,一起面對外部壓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腋下割開”的刑罰方式,來記憶“一腋”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一腋”相關的成語,如“一腔熱血”、“一腔詩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是一腋之交,從小學一年級就是好朋友了。
中學生:這兩個國家是一腋之患,如果不團結合作,將會面臨更大的危機。
大學生:他們是一腋之交,不僅在學業上互相幫助,還一起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