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傷弓之鳥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g gōng zhī n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受到傷害或迫害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傳說故事。據說有一只鳥在飛行時被人用弓箭射傷,盡管傷勢嚴重,但它并沒有倒下,而是繼續飛行。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那些受到傷害或迫害的人,在困境中堅持奮斗,不屈不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在困難或逆境中堅持不懈的人,以及那些在受到傷害或迫害后仍然能夠堅強不屈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外物》:“傷弓之鳥,不可復振也。”這個故事表達了一個哲學思想,即傷害過的事物很難恢復原狀。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用來比喻那些受到傷害或迫害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傷弓之鳥是一個由動詞和名詞組成的成語,動詞“傷”表示受傷,名詞“弓之鳥”表示鳥。整個成語的意思是被射傷的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盡管他經歷了很多困難,但他始終是個傷弓之鳥,永遠不會放棄。
2.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只有那些傷弓之鳥才能夠獲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故事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只受傷的鳥仍然在飛行,堅持不懈地奮斗,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堅持、奮斗相關的成語,比如“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傷弓之鳥也要繼續飛。
2. 初中生:盡管受到了傷害,但他仍然是個傷弓之鳥,從不屈服。
3. 高中生:在逆境中堅持奮斗,只有傷弓之鳥才能夠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