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訓
基本解釋
訓詁用語,謂字的本義。 清 曾國藩 《與朱仲我書》:“凡古今文字,何字不有虛實兩用?如‘履’字以實用者為本訓,而《羽獵賦》之‘履般首’則虛用矣。”
成語(Idiom):本訓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x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本著自己的本分和職責,盡心盡力做好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本意是指一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本分和職責去努力做好事情。它強調了一個人應該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訓常常用于教育場景中,鼓勵學生或員工要有責任心,盡心盡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務。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情認真負責,不敷衍塞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非常重視自己的職責,時刻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有一次,他的兒子楊斌犯了錯誤,楊震沒有因為是自己的兒子而縱容他,而是毫不留情地懲罰了他。這個故事傳揚開來,人們用“本訓”來形容楊震的行為,后來逐漸演變為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本訓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本”和動詞“訓”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時刻保持本訓的態度,盡心盡力地教育學生。
2. 她一直以來都是個本訓的員工,從不敷衍塞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本訓”中的“本”字,想象成一個人站在自己的本分上,持之以恒地做好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本訓相關的成語,如“本分”、“本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本訓的好學生。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要帶頭做本訓的事情,為同學們樹立榜樣。
3. 高中生:考試前我會努力復習,保持本訓的學習態度。
4. 大學生:實習期間,我會盡心盡力完成任務,展現本訓的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