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龍
基本解釋
(1).云和龍。 漢 王充 《論衡·亂龍》:“ 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設土龍以招雨,其意以云龍相致。” 五代 齊己 《春雨》詩:“云龍相得起,風電一時來。” 前蜀 杜光庭 《天冊巡官何文濟為東院生日齋詞》:“猶風虎以相須,若云龍而感契。”
(2).《易·乾》:“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云是水氣,故龍吟則景云出,是云從龍也。”后因以“云龍”比喻君臣風云際會。 宋 陸游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云龍際千載,典冊冠三公。” 明 張居正 《圣母圖贊·慶都毓圣》:“元云入戶,赤龍在宮,遂開景運,萬國時雍,濟濟岳牧,是謂云龍。”
(3).喻朋友相得。 清 趙翼 《余簡稚存詩稚存答詩再簡奉酬》:“昔 唐 有 韓 孟 ,云龍兩連翩。” 清 徐夔 《移居贈永夫》詩:“爾我重訂云龍交,歲惟作噩月當且。”
(4).即龍。《易·乾》:“云從龍。”故稱。 唐 張祜 《憶游天臺寄道流》詩:“云龍出水風聲過,海鶴鳴皋日色清。” 南唐 沉汾 《續仙傳·酆去奢》:“﹝ 安和觀 ﹞北五里有 卯山 ……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見云龍、雷公、電姥,神鬼甚眾。”
(5).喻豪杰。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和卓閣老紀恩詩》:“云龍追逐當時志,愧我衰齡獨閉關。”
(6).駿馬的美稱。《文選·曹植<七啟>》:“僕將為吾子駕云龍之飛駟,飾玉輅之繁纓。” 李善 注:“馬有龍稱,而云從龍,故曰云龍也。《周禮》曰:凡馬八尺已上為龍。”
(7). 漢 宮殿門名。《文選·班固<東都賦>》:“爾乃盛禮興樂,供帳置乎 云龍 之庭。” 呂延濟 注:“ 云龍 ,門名。”《文選·張衡<東京賦>》:“飛 云龍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 薛綜 注:“ 德陽殿 東門稱 云龍門 。”
(8).山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 宋 蘇軾 《訪張山人得山中二字》詩之二:“萬木鎖 云龍 ,天留與 戴公 。”自注:“ 云龍 ,山名。”
(9).印有龍的圖案的茶餅,為 宋 朝的貢茶。泛指優質名茶。 宋 舒亶 《菩薩蠻·湖心寺席上賦茶》詞:“香泛雪盈杯,云龍疑夢回。” 宋 黃庭堅 《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楊休》詩:“家山鷹爪是小草,敢與好賜云龍同。” 明 高啟 《贈墨翁沉蒙泉》詩:“人間留藏敢輕試,傳玩正比云龍茶。”參見“ 龍團 ”。
英文翻譯
1.cloud-dragon
成語(Idiom):云龍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云龍是指龍在云中飛翔,比喻英勇豪杰或高飛的志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龍是由“云”和“龍”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表示高飛、遠行的意思;“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物,代表著權勢、尊貴和英勇。云龍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龍在云中飛翔的場景,比喻有志向的人追求卓越,勇往直前,不斷超越自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龍這個成語常用于褒義,形容人們追求卓越、有雄心壯志的精神狀態。可以用來形容英勇的戰士、有抱負的青年、有遠大目標的企業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龍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春秋時期齊國的一位名叫公孫龍的勇將。公孫龍的勇猛和英勇無敵的戰斗力讓人們驚嘆不已,他的勇氣和膽識就像云中的龍一樣威猛。后來,人們就用“云龍”來形容勇敢無畏、志向遠大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龍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云龍般的將領,帶領部隊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2. 這位年輕的企業家有著云龍般的抱負,他的事業迅速騰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云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條巨大的龍在天空中翱翔,它背上的云彩隨風飄動。這個形象可以幫助我們記住云龍的基本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龍的象征意義,以及其他與云龍類似的成語,如“云游四海”、“騰云駕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云龍一樣勇敢,勇往直前,不怕困難。
2. 初中生:他的抱負就像云龍一樣高飛,他一定會取得很大的成就。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有云龍般的志向,追求更高的知識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