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旗
基本解釋
古代用青、赤、白、黑、黃五色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的旗幟。常用于軍中,相傳為 黃帝 所設。《宋史·禮志二十四》:“殿前都指揮使 王超 執五方旗以節進退,又於兩陣中起候臺相望,使人執旗如臺上之數以相應?!薄?a href="/r_ci_960b529f6102b0f51ad25cb57982e014/" target="_blank">水滸傳》第一○九回:“敲金邊,出五方旗,放大炮,掌號儹行營,各各擺陣出戰?!眳㈤?宋 高承 《事物紀原·戎容兵械部·五方旗》。
成語(Idiom):五方旗
發音(Pronunciation):wǔ fāng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戰爭中,以中軍為主力,左軍、右軍、前軍、后軍相應配合,形成五個方面的軍隊,共同作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方旗是一個軍事術語,源自古代戰爭時期的軍事組織。在戰爭中,中軍作為主力,左軍、右軍、前軍、后軍作為配合的軍隊,形成五個方面的軍隊,共同作戰,以達到最佳的戰斗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團結協作、各司其職的團隊合作。也可用來形容各方面的力量齊聚、共同作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方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戰爭中的軍事組織。在古代戰爭時期,為了實現最佳的戰斗效果,軍隊需要根據戰場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配和組織。中軍作為主力,負責沖鋒和主攻,而左軍、右軍、前軍、后軍則分別負責配合、支援和保護中軍。這種組織形式被稱為“五方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方旗是一個由“五”、“方”和“旗”三個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項目中,我們要像五方旗一樣,各司其職,共同努力。
2. 只有五方旗齊心協力,我們才能取得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方旗”與軍隊的組織結構聯系起來,想象五個方向的軍隊齊心協力,共同作戰的場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中國戰爭中的軍事組織和戰術,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四面楚歌”、“三軍大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要像五方旗一樣,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作業。
2. 初中生:在籃球比賽中,我們需要像五方旗一樣,各司其職,共同防守對方。
3.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動中,我們要像五方旗一樣,協作配合,為社區做出貢獻。
4.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我們要像五方旗一樣,合理分工,共同努力,取得好的成績。